新生儿黄疸虽然是宝宝出院前最常遇到的问题小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但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症状。
处理不当很容易影响宝宝的健康。
如何找出黄疸的原因,判断症状的轻重?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胆红素积累
胆红素是红细胞老化后的代谢产物,最终需要通过肝脏排出体外。
如果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胆系统出现疾病,代谢产物不能顺利排出体外,体内积聚过多胆红素,就会引起黄疸。
为什么新生儿黄疸很常见?
人胆红素可分为结合型和非结合型。血液中未结合的胆红素需要通过肝酶转化为结合型,才能溶于水,通过胆管排出。
新生儿的肝酶尚未成熟,但胎儿期产生的红细胞很容易分解产生未结合胆红素。因此,婴儿通常在出生第二天出现黄疸,第四天达到最高峰,第七天后消失。2周后胆红素浓度降至正常。
这种情况很常见,家长不必担心。
如何发现黄疸?
室内光是第一位的
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照顾宝宝。有时候想让宝宝睡个好觉,一整天都在遮光。这将使您无法看到宝宝的肤色,并延迟黄疸症状的发现。
如果你的宝宝有黄疸,你会发现他的眼白变黄了。新生儿虽然看起来是红色的,但只要轻轻按压皮肤去血,黄疸的颜色也会暴露出来。
如果黄疸蔓延到下肢,体内的胆红素就越高。因此,如果您怀疑您的宝宝有黄疸小儿黄疸的症状有哪些,您可以使用无创经皮黄疸测试仪进行筛查。如果测试结果过高,则需要进行血液检查以进行确认。
新生儿黄疸的原因有很多
1.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如果是生理性黄疸,家长不用太担心。1周左右黄疸会消失,2周后胆红素浓度下降至正常。
然而,一些因素会加重生理性黄疸,如早产、红细胞过多、头部血肿、瘀伤、体重不足或胎粪排出延迟。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则需要查明原因,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2.母乳虽然是“宝”,但也会引起黄疸
医学界认为,部分母乳宝宝黄疸持续时间较长,可能是母乳中的某些成分会影响未结合胆红素转化为结合胆红素的过程,或促使胆红素从胃肠道重新释放。吸收(肠肝循环)。
但是,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宝宝一开始黄疸比较严重,但都是因为母乳不足和热量不足造成的。
另外,由于黄疸需要通过排便来消除,当宝宝吃得太少时,排便的次数也会减少,肠肝循环的机会就会增加,从而使黄疸更加严重。
母乳性黄疸的类型
病理性黄疸的巧妙辨别
因此,如果宝宝有以下情况,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家长和医务人员应提高警惕:
黄疸出现过早
一般来说,黄疸只在出生的第二天开始。因此,如果在出生第一天就出现黄疸症状,要注意宝宝可能有溶血性疾病、内出血、先天性感染、败血症等,尽快查明原因并治疗。
胆红素升高过快或过高
如果每天胆红素上升速度超过5mg/dl或胆红素值过高,则必须注意溶血性疾病或肝细胞损伤。最准确的监测方法是抽血并穿刺足跟。如果是门诊初步筛查,可用经皮黄疸检测仪。
黄疸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黄疸持续超过14天,就要怀疑是细菌感染、代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遗传病等,查明原因,进行治疗。
结合胆红素升高
这意味着结合胆红素从肝脏的排泄受阻。严重时,婴儿的粪便会因缺乏尿胆素和粪胆素而呈灰白色。可能的病因包括病毒感染、新生儿肝炎、代谢性疾病、胆道闭锁等,应查明病因并治疗。
核黄疸
应该指出的是,高未结合胆红素可能会导致急性脑部疾病,称为核黄疸。
幸运的是,随着光疗法的进步,包括特定波长蓝光和光纤背衬等设备的改进,输血的需要和核黄疸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
白色便便警告标志
如果发现宝宝大便呈白色,请注意以下可能:
★胆道闭锁
胆道闭锁是指婴儿的胆管因不明原因关闭、阻塞,导致胆汁无法排出,婴儿的粪便因尿胆素和粪胆素不足而呈灰白色。
为了避免肝脏进一步受损,降低手术成功率,早发现早治疗是唯一的方法。
★新生儿肝炎
新生儿肝炎是一组病因未明确的疾病的统称。它会导致肝功能指数上升。除了黄疸和大便呈灰色外,婴儿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和呕吐。
查明病因后,可细分为病毒或细菌感染、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潴留、肝内胆管缺乏、代谢性疾病等。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如果遇到婴儿黄疸,家长不必惊慌,只要配合医务人员的指导,必要时进行检查和光疗,大部分黄疸都可以自行消失。
如果查出病理原因,则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胆道闭锁,应尽快行Kasai手术。
总之,带宝宝回家后,记得每天观察宝宝的肤色,对照《儿童健康手册》中的大便卡,看看有没有灰白色的大便。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尽快就医,并请医生帮助您找出宝宝黄疸的原因。!
宝宝出生后,会有很多变化。爸爸妈妈应该多观察。新生儿黄疸多数是生理性的,家长不必担心,如果是病理性的,积极查明原因,就医是一个不错的办法。